2022年粉體行業大盤點●先進陶瓷篇
2021.09.15
科技前沿
中國科學家研制出世界上首個可以像金屬一樣彎曲的陶瓷材料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的材料科學家陳可新團隊使用氮化硅制造了包含兩種晶體結構的納米柱。當受到外力時,一種晶體結構能夠轉變為另一種晶體結構,使材料彎曲,然后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東京理科大學成功開發出碳纖維增強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可承受高溫2000℃
2022年11月17日,東京理科大學宣布,由該大學工程研究生院開發了一種基于鋯(Zr)和鈦(Ti)合金的碳纖維增強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C/UHTCMC),經表征后,確認其可承受2000°C以上的超高溫。預計將用于高超音速飛機和火箭。
山東大學在3D打印石墨烯/生物陶瓷材料方面取得進展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口腔科來慶國教授團隊憑借氧化石墨烯(GO)來提高HA基支架的成骨誘導性和力學性能,首次研制出適合3D打印的光敏GO/HA陶瓷漿料,應用數字光成型技術(DLP)3D打印工藝成功構建出具有優異成骨活性、精準多孔形狀的復合陶瓷骨修復支架。
我國學者首次實現共價鍵氮化硅陶瓷室溫塑性變形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研究團隊通過在共價鍵氮化硅陶瓷材料中設計共格界面,創新性引入“共價鍵斷裂-旋轉-再鍵合”方式來實現類似金屬中的位錯運動,使得氮化硅陶瓷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室溫壓縮塑性形變,形變量高達20%,同時其壓縮強度提高至原來的2.3倍(~11GPa)。
上海硅酸鹽所在氮氧化鋁透明陶瓷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上海硅酸鹽所王士維研究員團隊發展了高純度氮氧化鋁粉體的兩步合成技術,提出了流態化合成方法及裝置,解決了碳熱還原反應波動、產物組分偏差的關鍵問題,有力保障了透明陶瓷研究所需的高純氮氧化鋁粉體。
南科大汪宏課題組在低溫燒結微波介質陶瓷方面取得進展
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汪宏課題組在低溫燒結微波介質陶瓷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此研究制備的MgO基陶瓷具有與銀電極良好的化學相容性,超低的高頻介電損耗,較低的燒結溫度和高熱導率,有望滿足目前無線通信技術對高頻段低損耗LTCC材料的迫切需求。
產業政策
江西景德鎮制訂《市先進陶瓷產業發展規劃》
景德鎮市制訂《市先進陶瓷產業發展規劃》,設立“一室三中心”組成的先進陶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著力打造先進陶瓷創新研究院集群,推動先進陶瓷關鍵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移轉化。
銅川出臺九項措施打造先進陶瓷產業集群
為了立足傳統陶瓷產業優勢、打造先進陶瓷產業集群,銅川市政府印發了《銅川市促進先進陶瓷產業發展措施》。“銅九條”的重磅出臺,為銅川依托秦創原創新平臺、承接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兩鏈”融合提供了政策機遇。
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規劃提到重點研發電子級硅材料、平板顯示材料、電子漿料等專用材料技術;重點突破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用新型電子材料關鍵技術。
湖南發布先進陶瓷產業支持政策,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
9月28日,湖南省印發《支持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求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產業用電子陶瓷、特高壓電瓷、新能源汽車用陶瓷、敏感功能陶瓷、特種用途陶瓷等先進陶瓷材料。力爭到2025年,全省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集群規模超過1500億元;到2030年,全省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集群規模實現倍增。
江西萍鄉: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功能陶瓷和結構陶瓷新產品
江西萍鄉市政府印發《萍鄉市節能環保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將立足環保陶瓷、催化劑等環保新材料基礎賽道,繼續保持并強化在耐酸陶瓷、化工填料、冶金蓄熱陶瓷方面的優勢,積極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功能陶瓷和結構陶瓷新產品,重點支持陶瓷密封部件、陶瓷傳動部件、陶瓷蓄熱部件等產品開發。
先進陶瓷粉體技術首次寫入《“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是歷史上首個原材料工業整體發展規劃,關于先進陶瓷等粉體產業技術的內容有:先進陶瓷粉體制備技術、成型燒結技術。
(本文轉載自粉體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西國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regdoffering.com/) 國浩科技.網址
相關新聞